心理导读:微--BO以读秒的速度不断更新,我们常常关注他人的动态,却忘了关注自己内心的声音,当然,这不是要以自我为中心,而是在纷繁的世界中做自己。——
他说这是一篇有点愤青式的批判性日志,我却见文章虽有发牢骚之嫌,却不破不立,于批判中直击当代人的浮华心态,文虽有点刻薄,却表现了对生活的真实热爱,喜欢坦诚——正所谓“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越到中年越不喜欢热闹,什么样的热闹也不喜欢,那些热闹不过是暂时的麻痹,像浮油一样从心头掠过,不留下一丝云彩;也不喜欢人多,人多的地方就喧嚣,而那喧嚣也不过是各种利益烘托出来的一种形式,你(若名气不大)甚至都算不上张牌,只不过是被不断倒手的小小筹码,你刚出了光棍节的局,又被摆进了三里屯的场,你刚跟了动车的风,又猎上了蒙牛的奇,你在各大商场打折的狂潮中十步刷一卡、千里不落空、钱花的想剁手,你在不断更新的微--BO界面前不断的迷失、被各种虚假的信息愚弄和摆布、为那些流浪的猫猫狗狗们伤心落泪你却全然不知道自己也许连只流浪的猫猫狗狗都不如……
你关注了几百个有生之年都不会跟你有屁大的关系的人,你都没有认认真真的关注过自己: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我是快乐的、什么样的生活是我想要的、我是否真的爱着他……
你若想不明白,生命的长短对于你来说就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你只不过是社会的一种存在,你的存在只不过是自己的空虚。
而对于很多人来说,空虚,是弥补空虚的佳品。
我其实一直没有搞明白的是,对于纯种的中-国人来说“圣诞节”跟“情人节”到底有什么区别?年轻的时候我还是挺喜欢这些节日的,那样家人、情侣、朋友之间相聚的借口就多一些,尤其是对那些婚后即失宠、心理落差过大的女人来说,可以拿这些洋节日当作圣旨质询比路人甲还冷漠的老公,明天圣诞节了,你说怎么过吧。
当然,对于一部分受到质询的男人来说这种洋节就比较难过了。
也许是因为长大了,我不仅不喜欢洋节日,连中-国人的节日都很讨厌,因为除了放假不扣工资外,我找不到任何快乐和节日的关系。我们只不过是在机械的继承和遵守着几千年的传统礼教,不敢打破,就虚伪的迎来送往,假意的相笑言欢,目的是千金买醉,把胃喝穿。
去年的圣诞节我是跟昭子跑了一趟王府井的教堂,还没等到教堂开门,两个人就被冻的跟 2B 青年一样了,跑进地铁之后就开始懊悔三条秋裤穿的真是太少了。今年我是不准备约他了,一方面是他已经是有了女朋友的人,我总不能把一个女人的男朋友约出来一起过平安夜吧;另一方面,我对于两个男人一起上街这种事情总是有种做贼心虚的感觉,你知道,北京是个大都市,市民们的思想都进化的比较快,看到两个男人在一起他们绝对不会认为你俩是刚从皇宫或天上人间那种地方洗了个盐浴出来,而是理所当然的觉得你们绝对会在五点一刻的时候在东单公园或者牡丹园的某个角落嘿啾,虽然有个陌生的男人反问过我“喜欢男人有什么不好的?”哥当时就明确了态度“嗯,喜欢男人没有什么不好的,但是,遗憾的是,我这辈子只对女人感兴趣!”
还好, 2011 年的圣诞节我是和朋友联通 lady 腿腿一起度过的。
圣诞节前后, KTV 包房的价格从平时的100元/时上涨到了400元/时,但这样你都定不上;你想找个饭馆跟情人浪漫一番,但一周前你就打不进去电话去。所以,各种的节日都是商人们的节日,你就是个埋单的冤大头,商人们一边嘻嘻哈哈掏空你的钱包,一边还冷嘲热讽的笑你的愚蠢,而在那些你累的跟个三孙子似的平常日子里,他们却躲在也许你这辈子都不会听说的某家顶级私人会馆里面行着苟且之事。
我还以为她是不会有时间的,你知道,这种节日漂亮的女孩子都需要先排一下日程的。
上次打台球我跟他说了我朋友在北京的某某馆子说相声,她说那太好了你下次带我去跟他要个签名好吗?
我说,别闹了,他还没你名气大呢!
她说,咦 ~ 哪有,我就是个人名。
我们有一个多月没有见过了,她说,你他妈的都没我大姨妈来的准!
呃——因为我是你大姨夫!
和 lady 腿腿的谈话是轻松的,没有任何负担,每次都是这么轻松。可能是因为她的年轻,也可能是她的天性。
但更多的时候,你会感到和很多人谈话就像围棋,他要给你表达的目的和他说话的内容是完全的两层意思,你就跟慈禧太后身边的小李子似的,你得学会去琢磨和猜,不长的谈话却是步步惊心、到处是坑;还有的跟你完全是两个逻辑世界的人,你跟他滔滔不绝的说了两个小时,说的口干舌燥嗓子冒烟就差瞪眼了,他只反馈给你点头、嗯、哦、啊、是……,而你就是个白痴也能看出来,大哥他就是在敷衍你;反过来,他跟你声泪泣下的倾诉了半个多钟头,你就憋着想问一句话:您想说什么?他继而又跟你聊了二十块钱的,你还是听不明白,他到底想要表达什么呢?
对于我来说,搞明白一些人莫名其妙的谈话,真是件痛苦的事情。
朋友看过我发的微--BO,品评我说,你是逻辑思维性的人。我认为他说的很对。我强烈的感觉到我的大脑里有一部快速的逻辑翻译器,每当一个人对我说出一句话的时候,这部机器就会将它解码成“因为”和“所以”,或者“所以”和“因为”。但是我发现很多人说话都是比较随性的,有一部分人也许他本来说话就没什么逻辑,说之前也没安排好语言的顺序——我并不是非得要求您没有目的性我们就不要交往,我只不过希望您能在说话之前理清一下思路……大家都是好忙的好吗!有的时候他真的是要过来跟你咨询一个专业问题,可是大哥他的嘴就跟跑马场一样,扯起淡来比赵本山还厉害,让我听起来就很不爽,后来,我发现他说了两个钟头的话,其实只不过想问一个问题:诶,咱放下中-国何时收复台湾的问题、中-国和朝鲜的关系到底有多微妙以及,诶,你说谢霆锋和张柏芝还能复合吗,或者蒙牛的股票跌了那么多你不准备抄底……算了,我给你打电话就是想问问,勒个……北京人事考试网的网址是多少!
我靠!你他娘的简直就是在侮辱我是个闲人!
当然,每个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只不过有的人肤浅,他属于感觉太良好的自闭型的,他认为这世界的花都是为他开的、鸟儿都是向着他唱歌的,他接受不了第二种声音;有的人独立,他属于选择性的开放型的,他承认这世界的五光十色,只是在决定内心方向时有自己标准。
就如我三十岁了还没有结婚就会受到周围人的批判一样,有个中年女作家说过一句话大概意思是年轻人到了该结婚的年龄就应该结婚。我当时真想把她从--BO客里面揪出来问问,什么叫“该结婚的年龄”,这大自然有千万种水果,你这受过文革迫害的作家是不是认为每一种水果都是在夏天成熟的,让我这没接受过革命洗礼的小同志跟你说一说,你这种说法只不过是听从了以功利为导向的传统家庭伦理观念,而不是听从了自己内心的声音。你那时代的人结婚要么听从父母,要么听从年龄,唯独没有听从过自己,先结婚再恋爱这个陈旧的观念制造了多少悲惨而又麻木的婚姻。在婚姻的这幕戏中,你被逼上了家庭伦理的舞台,有时候出演的并非是真实的角色,但是你不敢卸妆啊,你婚姻的幸福不幸福是其次,你得首先让你身边的人幸福了才是前提——当然,如果你身边的人都满意了,你自己不满意又能怎么样,还反了不成你。
“不要太挑了,差不多就行了!”我靠,二大爷,您当那是买冬瓜呐!
世人无论阅历深浅,都好为人师,但漫长的婚姻长河中,给你拍板的人、劝导过你的人都算上,谁会为你的幸福负责到底?
你要也是我这种想法,一定会有你的亲人朋友把鼻子气歪的,也时不时的会有人丢给我一句:你不可理喻!
我内心很清醒,这世界上骂我的人未必比夸我的人少,同理,理解的人还会更少,但是,我不可理喻跟你什么关系,最少我知道怎么理喻自己,而你,哥哥,我不是劝你,你在从蓝色洋河下面爬出来还没有睡着的时候也好好想一想,这世界上又有谁在理喻着你?
有木有?木有!那你有什么资格过来教训我,别举着什么“我为了你好”“我是过来人”的牌子,真正为你好的人是会为你做些什么事情的,而不是只把你当成三岁小孩子哄;你可能是过来的富翁,但是你却有十几个小三。
很多人都被一群别有用心的人围绕着、纠缠着,但他还以为他们是“朋友”。
刚刚眼贱,一不小心看到一个名为郭 XX 发的微--BO,说自己过 VIP 通道时被安检员误认为是小朋友了,窃喜自己不用装还显得那么纯 ~
我真想一瓢狗屎浇到你头上去,让你清醒清醒,你以为靠抄袭赚了个比苍老师还大的名气,你就真把自己当宠物了!
从粉饰过的舞台上面下来,记得揽镜照一照自己真实的容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