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人的悲剧都与自身有关,世界上没有无因之果当然,天灾是不在内的。
穆齐尔在《捕蝇纸》中,有心把一只苍蝇写得十分有名,就是要说明这一问题。
先来看看这个穆齐尔:
罗伯特穆齐尔奥地利伟大作家。他未完成的小说《没有个性的人》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现代主义小说之一。
穆齐尔生于名门望族,17岁进维也纳军事技术学院,后进柏林大学攻读哲学、心理学、数学和物理,1906年出版长篇小说《学生特尔莱斯的困惑》获得好评。获--BO士学位后他放弃在大学任教机会,选择了作家的职业,1930年出版潜心10年创作的巨著《没有个性的人》第一卷,1933年又出版了第二卷。希特勒上台后,他开始了流亡生活。1936年因中风险些丧命,由于疾病缠身,他终未完成这部巨著。
1999年,在德国由作家、评论家和日耳曼文学家各33名组成的评委会,要评出一份20世纪最重要的德语长篇小说排名表。结果是罗伯特穆齐尔的《没有个性的人》位居榜首。
我之所以不厌其烦地介绍《没有个性的人》这部长篇小说,是因为它和这篇《捕蝇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913年,穆齐尔30岁出头时,有了一次对捕蝇纸的观察,并把它作为随笔写在日记中,这一段脍炙人口的文字,不仅表现了对这样存在时间很短的事物的关切,也表现了对于细小的、不起眼的东西的普遍兴趣。其精准入微的观察、入木三分的描摹,正是他后来能成为20世纪伟大作家的坚实基础;而这个日期也特别值得注意,此时正是他开始写作《没有个性的人》的那一年,说不定这部享誉世界的长篇小说,就是受这只苍蝇的影响才写出来的,因为这只苍蝇就是一个没有个性的人。
每当阅读这些生动、鲜活、有趣的不朽的文字,我们似乎都能看到那个哲学家当年在这一场景边冷静旁观,面含微笑正所谓袖手无言味最长的情景。若非一个哲学家,如何能在一个偶然的转瞬即逝的时空中,透过一块巴掌大的捕蝇纸,透过几只不太招人喜欢的苍蝇的垂死挣扎,看破茫茫人寰芸芸众生难以逃脱的普遍悲剧。
捕蝇纸同样在《没有个性的人》的第一部,在一个描述人们被困在日常生活中就像苍蝇被困于捕蝇纸上的段落中重新出现。
任何一个素材在每一刻都通向无限。
穆齐尔对这一场景这一细节的多次的有效的利用,让他多次在不同篇章中起到巨大作用,也正说明了这一点。这说明精心写好一个细节,能够很好驾驭题材,是何等的重要。
这一伟大的细节,就产生于当年那次偶然碰到的却是十分用心的观察。
作者的这一成就,便是金针度人之处:捕蝇纸几乎家家都用过,见过苍蝇被粘住的人又何止亿万,正可谓人人眼中皆有,但别人都没写,或是眼大漏神,或是粗心,或是觉得不屑一顾其根本原因还是缺少心灵的敏感,而作者却发现了它,深刻认识了它,精心写出了它,做到了人人笔下皆无。可见处处留心皆学问,绝非浪语,而处处留心,先要磨砺我们粗糙的心灵。
作者以拟人的方式理解苍蝇的挣扎与绝望,可以说作者已将自己的生命灌注于苍蝇之中。作者尽管用第三人称来分析理解这些受难的苍蝇,可偶尔已在忘情中化身苍蝇,请注意这句话:并用越来越清晰的五根手指抓紧了我们。
上帝给了罗伯特穆齐尔一只苍蝇,给了沃特迪斯尼一只老鼠,让王之涣登上了鹳雀楼,让苏东坡游了庐山西林壁如此人人眼中皆有的东西,处处皆是我们不必好高骛远,三步之内,必有芳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