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则睡前故事精选:,是非的小故事,儿童睡前故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4则关于是非的故事大全,点击查看更多故事大全是非的故事大全:(1):
佛教故事:是非何必争人我
星云大师
昭化道简禅师追随云居道膺禅师学道很久,虽已得到老师的印可,仍继续留在云居山分担寺务,因其戒腊最高,人称堂中首座。
道膺和尚将圆寂时,侍者请示说:「老师,有谁可以继嗣您的法脉?」
禅师回答:「堂中简首座也。」侍者没有听懂,误以为是从堂中拣选,就与众僧商议,推举其他人为堂主。
当时昭化禅师已经密承师命,并无谦让推辞的意思,当仁不让的就持具登上方丈法座,开堂说法。其他人等心生不满,昭化禅师知道后,毅然下山离开。
当天晚上,山神号泣,声贯如雷。大众这时才知道犯了大错,赶紧连夜赶路,追回昭化禅师,向他忏悔罪过,祈求禅师归院领众。此时山神又连声欢呼:「和尚回来了!和尚回来了!」
有位学僧向昭化禅师问:「维摩居士就是金粟如来吗?」
昭化禅师答:「是的!」
学僧疑惑地问:「既然维摩诘居士就是金粟如来,为什么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时,已是如来的维摩诘,还要来听法呢?」
昭化禅师大喝说:「因为他不争人我!」
「要得佛法兴,除非僧赞僧」,成圣者也是「佛佛道同,光光无碍」。金粟如来到佛陀处听法,无非是为了弘法、护法、兴盛法场,并没有你我、大小之分。一般人因为我执未破,所以才有你我、男女、好坏、高低的分别相。
学禅,要学心里的富贵,对于世间上的功名富贵,荣辱毁誉,不要太认真,要「提得起,放得下」,才能有开阔的人生。尤其在大众中,要树立慈悲、道德、忍辱、牺牲的道风,在生活中不争人我,才不失修道者的形象。
是非的故事大全:(2):
《王明阳全书》有一段记载:有位聋哑人叫杨茂,王明阳不懂手语,无法跟他交谈,只好用笔代言。
王明阳问:你的耳朵能听见是非吗?
不能,因为我是聋子!杨茂答。
你的嘴巴能说出是非吗?王阳明又问。
不能,因为我是哑巴!杨茂答。
你的心能分辨出是非吗?王阳明再问。
能!杨茂立即回答。
于是王阳明说:你虽然是个残疾人,但你的耳朵关闭是非,嘴巴封锁是非,省了很多是非。只要你的心能明辨是非,这就足够了!
有的看上去貌似健全的人,其实灵魂是残疾的:耳朵用来听是非,嘴巴用来说是非,心未必知道且能分辨出是非。
是非的故事大全:(3):
很早很早以前,世界上就有了牛和驴。只是那时候牛没有犄角,而驴却长着两个犄角。他们是最要好的朋友。
那时,心术不正的狐狸(fox),对牛和驴之间的友谊很妒忌,老想破坏他俩的干系。
—次,趁驴不在牛的身边,狐狸对牛说:“听说真正的友谊,是能够同生共死,相互之间不分你我的。不知你和驴之间的干系是否达到了这种程度。我知道驴是最喜欢他的犄角的,你要真能把他的犄角借到手,我才能相信他对你的诚心。否则……”
牛听了狐狸的话,微微一笑说:“这好办,我回去跟驴一说,他一定会把犄角借给我。”
“但愿如此。”狐狸的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狐狸比牛跑得快,他还没等牛赶到,就先见到了驴。狐狸对驴说:“这世界上许多事儿都被假象遮蔽着。牛就和你分了心,他羡慕你头上的两个犄角悦目,迟早要偷到手呢!”
“你净乱说,”驴说,“牛和我是最好的朋友,他要用椅角,跟我说一声,我会借给他的,怎么说偷呢?”
“他不是要借,”狐狸把头摇得像拨郎鼓似地说,“他是要把你的犄角占为已有,这是刚才他跟我说的。不信,你把犄角放在地上,你藏到一边看着:牛过来,一定把你的犄角戴到他头上。不这样,就算我拨弄是非,挑拨离间!”
狐狸说完,就找个理由跑掉了。
驴听了狐狸的话,起了疑心。他把犄角卸下来来放到草地上,自己偷偷藏在一边寓目。
过了一会儿,牛走过来,发现了驴的犄角,心想:“我正要向驴借犄角,不想它却放在这儿。我和驴是好朋友,他不在这儿,我用用他的犄角是没干系的。”
于是,牛就不声不响地把驴的两个犄角安到自己头上了。
藏在一边的驴见了,气不打一处来,嗷的一声蹿出来,扬起蹄子向牛下巴上踢去,牛张开嘴正想申辩,驴蹄一会儿踢掉了他的一排上牙。
从此,驴就失去了犄角,牛虽然有了犄角,却没有了上牙。
是非的故事大全:(4):
感情上不执不舍,禅者之情;
物欲上不贪不拒,禅者之欲;
对世间不厌不求,禅者之性;
对生死不恋不离,禅者之命。
将信息化合成知识者,称为学者;
将知识升华为智慧者,誉为哲人;
将智慧凝结为信仰者,拥为领袖;
将信仰普惠于众生者,奉为神明。
若能真悟无常,改变自己便不是难事;
若能彻悟生死,超脱轮回便不是戏言。
不说是非是善口;
不听是非是善耳;
不传是非是善意;
不怕是非是善胆。
超越是非是善智。
度化是非是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