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官和卖官在中-国历史上算不上什么新鲜事,历朝历代几乎都有。然而作为一国之君的皇帝,却将官位当作商品一样,明码标价地出售,这可称得上千古奇谈。而东汉就有这样一个皇帝。
汉桓帝刘志驾崩后,由于膝下无子,于是,年仅12岁的刘宏被推选为皇位继承者。成年后的汉灵帝刘宏不仅昏庸,而且贪婪,为了满足自己骄奢--逸的生活,他开始疯狂敛财,并想到了一个一本万利的好法子卖官。对于卖官鬻爵,汉灵帝不是第一人,早在秦朝就有了。《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十月庚寅,蝗虫从东方来,蔽天,天下疫,百姓纳粟千石,拜爵一级。汉文帝时期也曾出现过卖官的现象,《汉书食货志》载:文帝从错之言,令民入粟于边,六百石,爵上造;增至四千石,为五大夫;万二千石,为大庶长。不过,这两次卖官均属无奈之举,主要是国库空虚,无力应对天灾和战乱,卖官所得的收入都纳入了国库。而汉灵帝则将卖官的收入全部揣进了个人腰包,为此,他还在西园修建了一个仓库,专门存放这些卖官所得的收益,以供自己随时挥霍。
汉灵帝还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将卖官制度化和长期化的皇帝。以前卖官,一般都遮遮掩掩,暗地操作。而汉灵帝则不同,明目张胆地开设了一个官位专卖店。在这里,大大小小的官位像商品一样,明码标价,一目了然,童叟无欺。要是你对价格不满意,还可以讨价还价。汉灵帝的贪婪可以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从职位上来看,汉灵帝之前所卖之官,一般都是一些低级的官位,或是一些有名无实的爵位,诸如,关内侯、虎贲、羽林、缇骑营士、五大夫等。而汉灵帝除了皇帝这个位置不卖以外,其他官位一律拿来销售,就连掌握国家行政大权的三公九卿等要职也包括在内。从时间长短来看,以前卖官只是短期行为,一旦国家恢复正常运转,则立刻下令禁止卖官。而汉灵帝一卖就是9年,如果他不是那么短命的话,一定会把卖官大业进行到底。
再来说说官位的价格,《资治通鉴》载:二千石二千万,四百石四百万。也就是说,官位的价格是以年俸为标准的,并且为年俸的一万倍。如年俸两千石的官位,则需要支付二千万钱;而年俸四百石的官位,则需要支付四百万钱。当然,这只是一个大众化的标准,其中还存在着地方差异。比如,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同级别行政长官,它们的价格也有很大的差别,同时,地方官的价格要比京官的价格高出一倍。而对于一些有许多人竞争的官位,则采取竞标的方式,谁出的价格最高,这个位置就归谁。不仅如此,贪得无厌的汉灵帝,连官员的正常升迁也不放过,每晋升一级,就得交纳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官位标价,这相当于一个官员数十年的合法收入。
皇帝公开卖官,下面的官员自然争相效仿,一时间,整个汉朝的官场被搞得乌烟瘴气,一塌糊涂。当然,最终遭殃的肯定是老百姓,那些花大价钱买来的官,别指望他们清正廉洁,造福一方,他们只会变本加厉地盘剥老百姓,只为买到更大的官,赚取更多的钱。汉灵帝卖官的那几年,可以说是民不聊生,饿殍遍野,最后,老百姓忍无可忍,只能揭竿而起,推翻暴政。事实上,从汉灵帝以后,汉朝已经名存实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