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静农先生于一九九○年十一月九日中午在台北逝世;他去台湾是抗日战争胜利之次年即一九四六年,应台湾大学之聘去教书,四十四年来他一直是在台北度过的。我墙上还挂着他初去台北不久写赠给我的小条幅,写的是陈大搏的诗: 端居日夜望风雷,郁郁长云掩不开。
青草自生扬子宅,黄金初谢郭隗台。
豹姿常隐何曾变,龙性能驯正可哀。
闭户厌闻天下事,壮心犹得几徘徊。那是一九四八年,我在广西南宁师范学院教书时,他从台北写了寄给我的,那年他才四十六岁,正是壮年,借了这首诗,表达了他在抑郁的气氛和冷寂的生活中,猖介自守,而壮心未已,渴望风雷之情。一九四九年以后,两边隔绝了,我和他断了音讯四十年,直到去年春节,北京和台北之间终于可以经由香港通电话,我打了一个电话到他台北寓所祝贺春节,又写了一封信去,不久接到他的回信,并且写了一幅小对联见赠,写的是元遗山诗句,我一看觉得真是惊心动魄:
忽惊此日仍为客,却想当年似隔生。
上款题戊辰秋仲书遗山句寄禹兄存念,下款题静农于台北时年八十六,大概是前一年已经写就,觉得寄给我还合适,便挑出来加题我的款,以此二句代替许多话相告,总括了四十年阔别的情形。八十六岁是按中-国传统算法,按实足年龄计该是八十六。这幅小对联我还没有付裱,今年春节后就得到静农先生患了食道癌的恶消息。病是不治之症,人又是望九十的高龄,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我于是将他当年的小说集《建塔者》和《地之子》,以及他在台湾出版的《静农论文集》、《龙坡杂文》、《静农书艺集》、《台静农行草小集》这几部书放在案头,经常翻读,想写文章向今天大陆中青年读者介绍一下,特别是介绍台湾出版的几种。可是我一直写不出。没有这个学力,是一方面的原因。静农先生早年的小说,鲁迅已有定评,将永垂中-国新文学史,我还说得出什么?静农先生的书法,我是倾心的,但我一点也说不出其中的道理。《静农论文集》中的,都是学术上的扛鼎之作,例如《两汉乐舞考》《佛故实与中-国小说》《南宋RT牺牲祭》诸篇,体大思精,为中-国文史研究树立楷范,而《智永禅师的书学及其对于后世的影响》《郑羲碑与郑道昭诸刻石》等书法史的研究,尤为绝学,我都只有望洋兴叹,只恨当年向他请教太少了。更重要的原因,则是感情的激动,使我不能平心静气地读,特别是《龙坡杂文》一书,我不能冷静地当作普通一本书来读,总觉得是在听他娓娓倾谈,说尽了又说不尽四十年间的多少事。他在此书序言中,劈头就说:
台北市龙坡里九邻的台大宿舍,我于一九四六年就住进来了。当时我的书斋名为歇脚庵,既名为歇脚,当然没有久居之意,身为北方人,于海上气候,往往感到不适宜,有时烦躁,不能自己,曾有诗云:丹心白发萧条甚,板屋楹书未是家。然忧乐歌哭于斯者四十余年,能说不是家吗?于是请大千居士为我写一龙坡丈室小匾挂起来,这是大学宿舍,不能说落户于此,反正不再歇脚就是了。落户与歇脚不过是时间的久暂之别,可是人的死生契阔皆寓于其间,能说不是大事?
我每读都觉得惊心动魄,正可以与他写赠给我的一诗一联参看。他是皖北人,又长期在北京、青岛读书教书,不习惯台湾的气候,当是事实;但是竟至于烦躁不能自已的程度,恐怕又不仅是气候的原因,而是更有忧乐歌哭之事,死生契阔之情存乎其间了。听说这本杂文集在台湾得了一种文学大奖,评价极高,我不知道那评语是怎么说的,我自己读时则觉得它处处充溢着忧乐歌哭之事,死生契阔之情,现在静农先生已经去世,我也只能向读者谈谈这本书,来寄寓我的哀悼了。
我首先注意到,《龙坡杂文》里有两次提到人生实难这句古语。在《我与书艺》一文中,静农先生说他中午以后专力书法,是因为战后来台北,教学读书之余,每感郁结,意不能静,惟时弄毫墨以自排遣,但不愿人知,可是他的书名越来越大,随着来的是应付各方索书,不胜役使之苦,尤其烦腻的是为人题书签,供人家作封面装饰,甚至作广告用。他又自己慰解道:
左传成公二年中有一句话人生实难,陶渊明临命之前的自祭文竟拿来当自己的话,陶公犹且如此,何况若区区者。(第 62 页)在《记文物维护会与园坛印社兼怀庄慕陵先生二三事》里,静农先生深情怀念他的平生至友庄慕陵先生,对这位至友的总论一段云:
我曾借用古人的两句话:人生实难,大道多歧,想请慕陵写一幅小对联,不幸他的病愈来愈严重,也就算了,当今之世,人要活下去,也是不容易的,能有点文学艺术的修养,才能活得从容些。为慕陵之好事,正由于他有深厚的修养,加以天真淡泊,才有他那样的境界。
(第 118 页)我读了这两段,立刻想起一九四六年夏,国立女子师范学院被解散后迁走重建,静农先生被院务整理委员会解聘,我也拒绝了院务整理委员会发给我的新聘书,我们两家一时又出不了四川,困居在四川省江津县白沙镇白苍山学院迁走后的空山上。当时有个大学先修班也在白沙镇附近,先修班教师叶广度先生以诗集请静农先生作序,静农先生所作的序的全文云:
夫兰以香自烧,膏以明自销,固达士所深惜,而人情所难为。然而呵壁问天,日斜叩鹏,倘佯泽畔,歌哭无端,忧能伤人,意自难免。吾友叶君广度,少有奇节,壮历忧患,丧乱以来,憩影沙头,问樊迟之稼,学东陵之瓜,似乐放逸,与世相忘,而骨鲠横-,芒角在喉,发为歌咏,多见慷慨,是岂如渊明所云人生实难,有弗获已之情乎!丙戌之夏,余困居旧院,槐阴蔽道,鼯鼠当阶,昨犹弦歌,今若败刹,环诵斯集,感喟不胜,恨无藻翰如吾广度,以抒愤懑于万一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