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大学培养青蛙的价值理念:
怀着对大学无知的幻想,背负着家人沉重的期望,跟随着现实中倾文凭学位之主流,一路跌跌撞撞挤过高考的独木桥,当疲惫的双腿支撑自己站在大学校门口时,很多年轻人,未来的大学生,百感交集有经历高考磨练后的淡定,甚至麻木,又有被重点高校录取的释怀,甚至兴奋;有感慨,感慨在曾今的挣扎中流下的汗水和泪水;还有迷茫甚至恐惧,迷茫在新环境中自己的定位,害怕连目标方向都没有的自己如何以大学生的身份生存下去,更何况很好地生活呢那一刻,大学梦想、人生目标的达成;自身价值从何达成的疑惑星星点点地散落在思绪的各个角落
而随时光的推移,也许当初的很多不解与困惑至今仍在我的思想中保留着蛛丝马迹。但此刻的我再一次回顾那个也曾令被现实灼伤的青涩的自己,心中一些感悟在慢慢抚平着那些纠结的思绪,这种反思的意识或多或少地给予我光亮。让我逐渐看清我的大学之路,我的人生之旅,我实现人生价值的原点。
不得不承认,世间万物本身就是矛盾着的,总是在变化发展转换着的,也许就是那种不定的、矛盾的性质保证了万物更替轮回的永恒性。而当我们将看待无限时空的视角汇集于一个点或一条线段时,那便是人本身,个体的人生。外部环境的矛盾性让个人无法保持除意识、思想、灵魂之外的纯粹的自我。我们个体周围的一切环境在影响我们的同时也在受我们个体的影响。也就是说,我们个体的生命会影响到其他个体生命,我们的一切活动(行为或思想上的)都会对周围的个体及整个客观世界产生有形或无形的影响。
纵观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何来发展,何来进步?归本溯源是我们人本身的需要,我们人对自身生存成长的需要形成了一种最强大的内动力,促使自身不断思索探究,以至创造了我们现有的人类文明史。而若把这时空范围再次缩短、缩小,人的各种活动根植于自身的需要,而当个体汇集成团体,形成整个社会和世界时,对无数个个体需要的追求就转换为全社会、整个世界针对普遍需要的追求。正是因为个体需要的千差万别。由个体组成的团体也随之形成了又不同需求倾向的集团,再具体一点,即持有不同价值观、代表不同利益、追求不同需要的团体全都套包含于整个社会及世界中。
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个人的力量的确是很小的。回到当下,一个人曾今乃至现在仍保有的困惑、无奈、纠结、迷茫,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个体需求与社会主流需求的矛盾和冲突。既然这种矛盾和冲突是客观存在的,那我们面临更迫切更实际的问题应该是如何在这种矛盾中保存好自身:先解决了生存,再考虑如何生活,如何发展自身?换言之,即我们如何珍惜自身,这既包括有限的生命,也包括因人而异的天资(天生的内在的本有的能力),然后更好地利用自身,在两种需求中游刃有余。这不应该是被动的妥协,相反应该是一种主动的调节和掌控。人的需求在思想维度上是无限的,而自然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有限。所谓有限中有无限,即个体需求与社会需求都作用于人总体无限的需求中;所谓无限中存有限,即在人无限的总体需求中,可大概隐射出个体需求与社会需求对人的影响。当然在不同时间,根据不同情况,二者会以此消彼长的状态不断变化,促使人本身去权衡。在价值判断的过程中以自身行动为表现形式来反射对某种需求的倾向,这种倾向也就是我们对需要的满足和追求。
再着眼于现实的现实,我们不是古代擅长诗词歌赋的书生门客,也并非常青藤学校中的佼佼者,而是一个普通的学者,仅此而已,既然选择生存,那么我们不仅要看清自己,还要明确如何延续和发展自身。
想借用青蛙的特性来强调当下大学生更需要随机应变、灵活转换自己的角色以便更好地成长,在成长中养成高品质的核心价值观。而要更好的生活、学习和熏陶那样的价值理念,我们首先就需要具有青蛙的两栖性。青蛙一般分为蛙和蟾蜍,前者擅长游泳,有较好的水性;后者多在陆地活动,陆地性较强。青蛙之所以是特殊的两栖动物就在于它的低级性。因为高级的两栖动物已可完全脱离水,在陆地生存繁衍,而青蛙的卵要在水中经变态才能长成,水是它生存成长的必需环境,青蛙的水性是其最本源的属性。论及大学生的自身发展,青蛙的两栖性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人的生存和发展是为人本身,我们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首先不能丢弃自我,只要活着,就应该主动掌控住自己。在此前提下,再适时地权衡周围环境、各种外界因素给我们的影响,变通地吸纳,随永恒不定的时间、空间灵活变化,在变化中成长。人生本来就是不定的,不定即人生。做一只两栖性的青蛙,我们就能更好地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定位
无论你何去何从,任何选择都值得尊重。执着于某些学科也不是读死书,也有一种纯粹的学术精神;仅限于拿个文凭也不是庸俗低尚,也有一种务实的情怀一切的一切都在于那是自己的选择,自己的定位,加之于上的是各种选择背后应承担的责任。既有勇气选择。就应有勇气面对它的一切。也许看远了,想开了,大学校园里的得失悲喜就没那么容易牵动内心了,学者不是为了大学而活,是为我们的整个人生而活,为每分每秒而活。
目的
我们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活着为了什么?一个真实而充满真理的回答是:活着为了自己。当然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同样不能忘了自己的切实目标,就是在社会中生存下来。活在自己的意识中不能算真正活着,因为我们是客观于当今社会的一个实体,所以我们还得考虑如何生存。既要在某个环境中生存,就得充分利用人的两栖性,在不泯灭自我的前提下,在不破坏他人自我的前提下,尊重大环境的普遍规则,主动的遵循要比被动的服从能保存更多自我的空间。
理想
有理想的生命才会有动力维护其生机。每个人都有权利拥有理想,也应有义务尊重他人的理想。而当个人之间的理想有共同点时。已部分人的理想便成为一个集体、整个社会的目标和发展方向。此时,我们便要弄清自己奋斗的汗水背后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还是在实现着他人的理想。当然这种自我意识是建立在尊重整个世界的基本道德规范及伦理原则之上的。
践行
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大学仍是慷慨包容的,只要不影响正常毕业,我们仍可以选择逃课去听更吸引自己的讲座;仍可以再课堂上不屑于老师的辛劳而赶别科的作业。当然也可以比别人踏实百倍地投入某一门课的学习;也可以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在各种课外活动中寻求自我崇拜的闪光点。我们的大学生活可以只为文凭,可以是人生之路中一段特别的经历。
境界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称,去衡量所有事物的价值。个人的价值判断建立在一定的文化素养及个性之上,而社会现存的普遍功利价值观在不断侵蚀着个人价值判断的标准。但我们不需要去妥协,而是机智地调节,抛开随众心理的阻碍,我们只是去平衡。要相信,有时个人的力量又是很强大的。要乐观地看到,大众化的庸俗价值观会因更多的个体坚持着纯粹的自我价值观而逐渐褪色。
大学的青蛙
谁说井底之蛙没有大志,也许就是在这样的小环境中,在它小小的天空下,青蛙才能真切地感受到自我的存在。我们眼里的大世界便是那些普遍的道德规范,人文关联,及中-国特有的人际网。我们活着,活在这个大世界里,就得有一定的陆地性;但我们真正必不可缺的是天生的水性,是我们每个人的小世界,那里有属于我们自己的标准、原则、价值、理想,有我的幸福定义、你的自我意识、他的人生之旅。两个世界其实并不冲突,尊重大世界的回报便是为我们的小世界开拓更宽广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