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支铅笔和1支钢笔,总价22元,钢笔比铅笔贵20元,请问铅笔多少钱?
2、5台机器5分钟能生产5个零件,那么100台机器生产100个零件需要几分钟?
3、湖里有一片睡莲,它的面积每天都在扩大1倍,如果睡莲覆盖整个湖泊需要48天,那么它覆盖半个湖泊需要多少天?
如果你是用直觉来作答的话,那么你得到的答案应该是:2元,100分钟,24天。但只要你稍微的思考一下,检查一下答案是不是与题干相符,就不会得出这样的答案了。关于这一点,谢恩·弗雷德里克在2005年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即使是思维活跃的大学生也很容易得到上述错误的答案。
这是人类很有意思的一种本能反应:遇到问题后,就想尽快解决它,而不太喜欢“悬置”或“不知道”的感觉。所以我们的大脑会在第一时间做出判断,以消除未知造成的焦虑。这就是心理学上常常提到的“自我认识偏误”,也可以说是错误思考之母。简单来说,当新的信息和旧的理解冲突时,人们就会习惯性地将它过滤掉,或视而不见。
这种本能反应依靠的是直觉,反应迅速,它与我们平常意义上所说的“思考”似乎并不沾边。从进化的角度来看,人类有数百万年的时间都是在野外生活,随时要应付凶猛的野兽。当你看到黄黑条纹相间的动物时,就会马上辨认出那是一只老虎,不然下一秒你可能就会成为它的腹中餐。适应与生存的需要,使我们遇到状况时会立即反应,而不是花时间好好思考、确认、观察后,再下判断。毕竟就算判断错误,最差的情况也就是虚惊一场,总比被吃掉来的好。
因此我们不太习惯去质疑或验证自己的直觉是否有误,加上思考是一件很花体力的事情,为了避免认知失调的痛苦,我们宁可保持现状,也不愿质疑自己是错的。虽然现在已经脱离了蛮荒时代,生存条件大大改善,人类的行为反应却依旧如故。所以在实际的生活中,你会发现许多人在面对自己的工作或感情问题时,采取的处理方法就是最直觉的做法:去询问生活背景和自己相近的人、或从现有数据中骤下定论,而不是真正进入问题中,花时间去思考现况。总是在错误的地方,想找对的答案。
有次在咖啡厅等人,临座刚好有两位打扮成熟的美女在讨论是否要换工作。其中,A向B抱怨自己的公司里的人都是心机婊,各种勾心斗角,她想要辞职到外企或国企单位去工作,可是既担心国企单位薪水不够优厚,又担心外企公司工作时间会太长,使属于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A很挣扎,不知道该不该跳槽,但语气中听得出来,恐惧比勇气大得多。B是A的大学同学,在另一家公司做销售,对工作也一肚子苦水,而且她对于A的会计工作并不太熟悉。可在交谈中,B却很热心的提供建议,她用“听说”来的经验给A作参考。无非是她的亲戚在外企累得像狗一样、或者她的某个同学是公务员,工作无聊,人也变得超级无聊……
这些信息,乍听之下感觉是那么回事儿,也挺符合我们对一些环境的既定印象。到最后,B要A懂知足,不要轻举妄动,A的脑袋就像小鸡啄米一样。
现在假想一下,如果换你是A,你会怎么判断?
你看得出来这里面存在哪些思考盲点吗?当我们是局外人时,很容易分辨得出来,B并不是最好的求助人选。A应该把时间花在“曾处理过类似问题的人”身上,而不是“最容易倾诉的人”身上!而且B对外企或国企的看法,就像黄黑条纹相间的影像,她觉得是老虎,可是在A的世界里,那可能只是猫罢了,没有B形容的那么可怕。
然而,A的行为就是典型的自我验证,她选择和自己生命经验相似的B来倾诉求助,而非真实在外企或国企工作的人。换一种说法,A与B见面前,已经决定要相信B的话了,所以她很容易认同B话,不怀疑B的假设有可能是错的。对A来说,不论是好友,还是好友说的话,都属于“现成数据”,让她可以很快地回答眼前的问题,即使它不一定是对的。
并不是B故意骗她,而是大脑的习惯在发挥作用。换做是你我,面对同样的问题,我们也都有很高的机率,使用能够最快获得的信息做判断,而不是真正进入场景,那太花力气,也太费时了。因此,从她们眼中看出去的世界,就会处处是困难,觉得自己的选择很少。
我想,经过那番谈话,A和B的感情依然会很好,因为B没有挑战A价值观,她保全了A旧世界,不需要忍受认知崩塌的痛苦。其实,A真正缺少的不是“可能性”,而是她的“逻辑性”,这也就是所谓的“当局者迷”!(对于另一种可能的情况,B担心如果给A的意见是支持,跳槽之后结果不好而担责任,这里不做讨论)
这就是为什么你身旁会有一些人呼喊着想离职、想跳槽、想创业,但真正行动的人却很少。有很大的原因来自于我们太习惯听我们想听的话,而不是正确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