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小故事|睡前小故事|搞笑小故事|悬疑小故事|儿童小故事
首页 > 故事分享 列表

睡前故事

郑成功的天时的故事

2024-07-27 13:31:41

1662年2月1日,驻守热兰遮堡的荷兰人,被郑成功围城9个月后投降。不论从火力优势或其他看法来判断,荷兰成功的几率其实相当高,为什么荷兰人没有与郑成功决一死战呢?这得从经济上来分析。

17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VOC进入亚洲的主要目的,是看上--的白银与中-国的丝绸。但要拿什么东西去换--的白银,再拿白银去换中-国的丝绸,卖回给--赚一笔呢?台湾正好提供两种--需要的东西:鹿皮和糖。有这么好的贸易机会,为什么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岛不自己做生意,反而要让荷兰人来做呢?主要原因是17世纪上半叶的中日都会在锁国状况,明朝政府对海岸线外领土兴趣不大,台湾就成为中日者的贸易点。荷兰人来台过后创建热兰遮堡,1633年创建和福建的贸易干系,拉起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岛的三角贸易网。

台湾的地理位置,对荷兰人是个良好的战略点:一可当做储存货品的仓库;二可当做船队的补给与歇息站;三是北上--、西向福建、南向吕宋、往马六甲海峡,印度尼西亚群岛的地理中心;四还可用鹿皮、糖换到--的银子。这是荷兰在远东的贸易布局。VOC在生意最旺的1641年—1654年间,平均有26艘船在远东海疆内东买西卖,单是台湾与--间的航线,每年有9艘专用船南来北往。在这鼎盛的10年间,对日贸易的利润平均有100%。从台湾运糖卖给--的利润约25%,卖给波斯的利润约96%。

为什么1654年过后,VOC在远东的贸易就走下坡呢?关头在中-国的生丝市场,被孟加拉国用低价夺走了。1641年—1654年间,VOC卖到--的商品总代价约有1280万荷兰盾,其中700万盾(约54%)是生丝和丝绸。但到了17世纪50年代中期,孟加拉国的生丝价格,从1651年每磅5.89佛洛林,暴跌到1659年的每磅2.68佛洛林。相对地,中-国生丝的价格,从每磅2.38佛洛林涨到4.97佛洛林,市场优势完全颠倒过来。在这种状况下,1650年—1659年间在中-国海疆航行的荷兰船,从顶峰时期的26艘减为20艘。

更糟的是,远东航线的利润竟然减到30%左右。对VOC来说,如果利润低于60%,就不值得出海做这笔生意。接下来就是可以预见的恶性循环:把远东航线的船再减为13艘,到了17世纪60年代末期,只剩4艘。

VOC的董事和巴达维亚的总督很快就有共识:不再派船到中-国海。那么如何取得中-国的货品呢?替代性的方案很简朴:让中-国商船进入巴达维亚,荷兰人不必派船出海,就能得到所需的各种货品,可以省去船只、水手的重重的成本。17世纪90年代,荷兰完全放弃远东,退守印度尼西亚群岛。这个宽大的海疆从此拱手让给乘虚而入的英国人,做起鸦片和茶叶的生意。

郑成功确实打败过安平古堡(即热兰遮堡)的荷兰人,这一点不必争论。问题是荷兰人为什么不调集炮舰反击呢?因为以经商赚钱为主旨的VOC从商业的看法评估,这个岛已不值得投入炮舰,不值得在台湾大打一场了。换句话说,荷兰人本来就想走了,正好碰上郑成功的攻击,就果断离去了。政治史其实也是经济史。


上一篇:权、钱、名,我们喜欢什么
下一篇:毛泽东困难时期不吃荤菜

小故事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