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小故事|睡前小故事|搞笑小故事|悬疑小故事|儿童小故事
首页 > 睡前故事 列表

睡前故事

《文化苦旅》是被错怪的浪子

2024-07-27 13:31:41

  初读《文化苦旅》的朋友们都已经上了年纪,后来的那么多读者,应该是他们的儿子一辈,或孙子一辈。据说那个老版本曾经成为很多华人家庭三代人共同的灯下话题,那么,这个新版本也许会承担起同样的差事。时间和文字在一个个老庭院里厮磨,这是文化存在的极温暖方式。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
  
  让我先抄录一则笔记:
  
  某家一子,出门旅世,因步履开阔、人气健旺招来多方嫉恨,不时有秽言凶讯传回门庭。家人塞耳有声,闭目有魇,久而久之,以为浪子早已陨灭旷野,只得横心割舍,弃绝记忆,任何言谈,皆不提及。
  
  岂料二十年后某日黄昏,屋外步履纷沓,笑语欢腾。家人窥之门缝,只见浪子器宇轩昂,从者如堵,浩荡肃穆,恭立门外。家人急忙开门相拥,拭泪而问,方知其于漫漫岁月间,浪迹宇内,周济天下,一路伤痕累累,而身心犹健。家人遂烧水为沐,煮米为食,裁布为衣,整榻为憩
  
  对我来说,《文化苦旅》就是这个外出的浪子。它出门旅世的时间更长,带给我的麻烦难以计数。
  
  所有麻烦,都来自它的极度畅销。它不小心成了当时罕见的一个文化热点,而它又不具备任何权力背景,立即转化成媒体的攻击焦点。当时国内的多数媒体,还不清楚诬陷和诽谤是刑事犯罪,因此都围绕着它,连年倾泻,恶语滔滔。
  
  其实在公共场合出现的它,多数不是真身。因为已有统计,此书的数量至少是正版的十八倍。也就是说,十八个假身之中才可能混进一个真身。但是即便这样也不放过,那么多报刊一直在伪造它的种种错误,顺便把我也一起伪造,一起做假。我曾撰文笑问南方一家著名周报的社长:贵报二十余年锲而不舍地编造我的生平,篇幅如此惊人,今天请你告诉我,哪一句是真的?一句,只要一句。
  
  这些传媒自恃权势,当然不屑回答。结果,一年年下来,即便是我的朋友们,也都捧着我的书,信着我的假生平,听着我的假传闻,却又宽容了我。我自己连解释一句,都觉得不好意思了。想来想去,都是《文化苦旅》惹的祸。因此,我一直想切割与它的关系,不管在什么场合,都不会提到它。
  
  它,成了一具无主的稻草人,成了一个废弃的箭靶子,破破烂烂地歪斜在田野间,连乌鸦、田鼠都不愿看它一眼。国内曾经举办过多次涵盖几十年的散文评选,入选的书籍非常之多,它都不在。有读者对此有点疑问,我说,当然不会在。
  
  这情景,与笔记中那位浪子之殒,颇有点像。
  
  但是,隐隐约约听到,屋外有一些奇怪的声响,似乎与浪子有关。难道浪子还有什么动静?我不敢开门,只能窥之门缝。
  
  这一窥,不无惊讶。
  
  上海读者投票评选三十年来影响最大的一本文学书,是它;
  
  有关部门统计历年来中-国家长邮寄给留学子女最多的一本书,是它;
  
  全国文学书籍十年排行榜前列,有它;
  
  全球华文书籍十年排行榜前列,有它;
  
  连读者数量不大的台湾,也在庆祝它发行达几十万册;
  
  连万里之外的学者,也在当地华文报纸上连续反驳大陆文人对它的糟蹋;
  
  
  
  看来,浪子未死,气场未绝。就像笔记中那个浪子,一路伤痕累累,而身心犹健。
  
  我离开门缝,许久无语。委屈你了,孩子!
  
  毕竟过了二十多年,原来装在口袋里的某些东西已经不合时宜,应该换一点更像样子的装束。艰苦跋涉间养成的强健身材,也应该更坦然地展现出来。于是,我对新版《文化苦旅》作了一些必要的删补,主要是为世界之旅和人生之旅让出了篇幅。
  
  做这件事,心情不错,因为毕竟,游子回来了,我在帮着打理。我从头到脚看了几眼,还算满意。说器宇轩昂也无妨,在外面受了那么多苦,还不该听一句好话?
  
  童年的时候,家乡还有很多牌坊。
  
  牌坊是一种石质门架,一般有两层楼那么高。每年乡间举行全民欢庆的庙会时,也会在寺庙门口临时用木条搭建一种牌坊,上面装饰得很花哨,几天庙会一过,就拆掉了。永远不拆的就是那种石质牌坊,最老的据说有五百年了。
  
  在乡间的各种工匠中,石匠的地位最高。这是因为,其他工匠的活儿比较家常,而石匠的活儿比较重要。石匠里边又分三等,最低一等砌凿墓碑,中间一等砌凿石桥,最高一等砌凿牌坊。
  
  就像世间很多行业一样,活儿越多等级越低,活儿越少等级越高。这事又带来一番蹊跷,等级越低的日子反而越好过,等级越高的日子反而过得不好。
  
  砌凿墓碑,与家家户户有关。各家各户在做丧事时也都舍得花钱,很少讨价还价,因此这种石匠特别富裕。只不过,大家都暗暗知道,这种墓碑石匠往往与盗墓贼有点往来。盗墓贼为什么总是选得很准?为什么连暗藏的豁扣、活砖也一清二楚?还不是这种石匠露了口风。盗墓贼在乡民口中叫掘坟光棍,方圆几十里最出名的掘坟光棍叫夜仙,因此乡民也就把墓碑石匠叫作夜仙班,又简称仙班。
  
  名声最好的是牌坊石匠,乡里乡外都敬着几分。牌坊是让人仰望的,他们也就跟着让人抬头了,尽管他们总是十分清贫。
  
  牌坊石匠活儿少,并不奇怪,因为立牌坊是一件稀罕事,多少年都碰不上。


上一篇:另一段城南旧事
下一篇:直道而行亦君子

小故事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