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小故事|睡前小故事|搞笑小故事|悬疑小故事|儿童小故事
首页 > 儿童小故事 列表

睡前故事

徐悲鸿改“画价”

2024-07-27 13:31:41

  1921年,57岁的齐白石开始对中-国传统风实施大胆突破,期望通过这种变法式的创新法,赋予中-国画新的活力。
  
  但他的这一做法,遭到了北平画坛保守派们的一致反对和攻击,他们合起伙来极力贬低齐白石,称他的画是野狐之禅,俗不可耐根本上不了台面。
  
  齐白石的作品也因此备受冷落,甚至到了无人问津的地步,他也只能在这样一片谩骂和否定声中,独自苦苦支撑着。
  
  在几年后的一次国画展览会上,齐白石的一幅《虾趣》图,被挂在一个很不显眼的角落里,而且标价仅为8元,为全场最低价。这让他无比失落。
  
  展会第二天,现场来了一位画坛上的重量级人物,他便是刚刚走马上任北平艺术学院院长的徐悲鸿。他一眼便看到了齐白石的那幅画,并当即让画展负责人将其移到展厅的最中央,与自己的《奔马图》并挂在一起。
  
  接着,他还亲自提笔将《虾趣》图的标价从8元改为80元,并在一旁注上徐悲鸿标价五个字,该画也因此一跃成为全场最高价,比徐悲鸿的那幅画的标价还要高出10元。此举流传出去后,一下子引起了轰动,让处于低谷中的齐白石再度名声鹊起,重新受到了人们的认可。受到鼓舞的齐白石也因此坚定了创新之路,最终成为泰斗级的画坛大师。
  
  与同行是冤家以及穷在闹市无人问的传统人情观相比,徐悲鸿这种自降作品价格,以让位和提携处于逆境中的画友的品质,令人佩服,可谓是德艺双馨。


上一篇:梅兰芳处世留缝隙
下一篇:蓝色的追问

小故事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