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同治十二年,法国人罗氏设氏来到陈州传布天主教,带了一部照相机为教民拍照。当时的陈州人颇东北续命恐怖鬼故事为惊奇,认为这是洋鬼子搞的摄人生魂的邪术,不敢领教。继而民智渐开,照过相的人并无异状,便有人跃跃欲试。到了光绪二年,陈州人刘仁义从古都汴梁回陈州,设了一个绘光阁,专门从事照相术。
刘仁义自幼喜爱绘画,擅长写生,开初在汴京开设了一间画像馆,专替人写生──画肖像。后来开封有了照相馆,他动了心思,便投师学艺,三年出师,回陈州开设了绘光阁。
当时照相底板是玻璃干片,镜头亦是古老的铜制长筒形镜头,相机上无快门设备,拍照时用手揭盖曝光。由于底片感光较慢,洗相纸亦是用感光较慢的白金纸,需日光暴晒,要掌握好暴晒时间,方可洗印出相片。
绘光阁除照相外,还兼营绘炭精相,说白了,就是将照片用绘画技术放大。1921年,还开创了折叠相(立体相)业务。折叠相是先将人相拍摄下来,再按相片用泥将整个头部捏塑成形,然后配上身躯、四肢,用丝绸缎料制作衣、帽、鞋、袜,穿戴整齐,坐在椅上,周围再布置桌、几、盆景、什物,整个人相及布景置于一个玻璃匣内。这种立体像形象逼真,独具一格。但是制作立体像要有高超的泥塑技巧,费时费工,造价高,顾客多为富商豪门,一般平民百姓无力制作,生意并不见得红火。
据传刘仁义本人并不会泥塑技术,每当制作这种立体像时,他均要请一位姓金的老汉来帮忙。金老汉是城东金庄人,人称泥人金。金庄土质好,尤其产一种胶泥,干不易裂,湿不易粉,是泥塑的上等好料。金庄人全以捏泥猫泥狗为副业,专赶太昊陵二月庙会去卖。金老汉与众不同,专捏泥人,如三国人物、红楼人物,形象逼真,栩栩如生。他更有一手绝活,就是当面捏人像。顾客坐在他面前,一时三刻,就能把人捏出来。所以绘光阁的老板刘仁义每当有了折叠相的活计,多请金老汉来馆内住几天,酒肉相待,临走再送几个工钱。
刘仁义有个癖好,爱收藏美人照,每逢有美女前来照相,他都要多洗印几张自己留下,然后再让金老汉捏成泥塑,配上那个美女平常爱穿的衣服,如同活人一般。刘仁义收藏的美女雕塑全是站立的,突出了线条美。收藏时,照样装进玻璃匣子内,下面放着美女照片,上面记载着拍摄年月日和塑像制作的年月日,并有姓名与住址,很详细。十几年下来,陈州城内的美女名媛差不多都被他收藏了,几乎占了一间屋子。而且老的美女老了,新的美女又长大了。刘仁义就这样乐此不疲地一代代地收藏。
不过,每制作一个美女雕塑都要用钱的,由于这种收藏费工费时造价又高,绘光阁开始入不敷出,慢慢地,刘仁义的家中就只剩下一排一排的美人像了。那么多的美女排列在一起,很是壮观。看看下面的档案记载,这些美女大都已嫁作他人妇,而且多成为贵妇人。只可惜,其中不少人早已人老珠黄,儿孙成群,失去的青春永不复鬼故事的电台哪个恐怖还。
这时候,刘仁义觉得自己蓄谋已久的计划马上就可以实现了,显得很兴奋。因为这么多年来他一边制作美女一边跟踪着这些美女的下落,每个人都有一个小档案,嫁到了哪里,婆家的财力与地位,全都一清二楚。他的目的就是想借此发一笔大财。现在看时机差不多了,便挨个儿写了邀请信,派人送到这些女人手中。接着,他便在陈州城最繁华处办了一个美女雕像展,惊动了许多人。尤其是认识这些美女的人,他们借着对美女青春的回顾,缅怀逝去的岁月。展览办得很成功,刘仁义得到了不菲的门票收入。
接着,他又开始拍卖这些美女雕塑像,更轰动。当年的美女如今的贵恐怖片鬼故事动画片妇们闻声而来,不惜高价买回自己的青春。如此一折腾,刘仁义果真发了一笔横财。
不想这时候,有一个名叫黄牡丹的女人却将刘仁义告了。这黄牡丹原是陈州一个珠宝商的女儿,十八岁那年曾被评为陈州城花,后来就嫁给了一个国民军的军长做三姨太。刘仁义展出的美人群中,自然也有这位当年的陈州城花。当时黄牡丹的丈夫正在开封驻军,不知什么原因,刘仁义派人送去的信却未转到黄牡丹手中。塑像拍卖到最后,刘仁义见真正的主人一直不回应,便将黄牡丹的雕像卖给了一个当年暗恋她的纨绔子弟。不想这消息很快由珠宝商的家人转告给了黄牡丹夫妇。那军长一听怒发冲冠,自己的老婆怎能让别人买去?当下就派人去追回塑像,然后又命黄玩起泡胶讲故事鬼故事超恐怖牡丹告下刘仁义。
黄牡丹请了律师,状告刘仁义侵犯了她的名誉权。因为她的丈夫是军长,陈州法院自然不敢惹,当下传来刘仁义。黄牡丹要求赔偿精神损失费二十万大洋,一下将刘仁义蓄谋数十年的发财梦击了个粉碎。刘仁义只好将刚赚到手的二十万大洋全都赔给了黄牡丹。
其实,当初刘仁义送给黄牡丹的那封信一直藏在那军长手中。军长是个儒将,他看出了刘仁义这个创意的价值,一直关注着事态发展。
这真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刘仁义没出法院大门,就吐了几口鲜血。不久,便一病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