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小故事|睡前小故事|搞笑小故事|悬疑小故事|儿童小故事
首页 > 悬疑小故事 列表

睡前故事

“神童”魏永康沉浮录

2024-07-27 13:31:41

13岁考上重点大学读本科,成为当时湖南省年龄最小的大学生;17岁考上中科院的硕--BO连读研究生。就在人们普遍看好他的前途时,中科院却在2003年将他劝退回家。他到底怎么了?
打造出来的神童
1983年6月,魏永康出生于华容县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魏炳南是一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伤残军人,因打仗负伤一直瘫痪在床。母亲曾学梅是县百货公司的一名工人。自小天资过人的魏永康,成了这个家庭的全部希望。
魏永康刚生下来两三个月时,曾学梅就教儿子识字,还经常读唐诗给儿子听。尽管魏永康还不会说话,但这种早期教育还是取得了不少效果。在母亲的倾心教育下。魏永康从2岁开始,便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东方神童的故事。
1985年,还只有2岁的魏永康,就掌握了1000多个汉字。4岁时,他基本学完了初中阶段的课程,后来连小学也只读了二年级和六年级。1991年10月,仅8岁的魏永康连跳几级进入县属重点中学读书。13岁时,魏永康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2000年,17岁的魏永康大学毕业后考入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BO连读研究生。
曾学梅认为,孩子只有专心读书,将来才会有出息。于是,曾学梅将家中所有的家务活都包下了,包括给儿子洗衣服、端饭、洗澡、洗脸。为了让儿子在吃饭的时候不耽误看书,魏永康读高中的时候,曾学梅还亲自给他喂饭。后来读湘潭大学时,曾学梅也一直跟在儿子的身边陪读,照顾儿子的饮食起居。
高才生被劝退回家
来到北京读书后,魏永康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便执意不要母亲陪读,孤身一人北上求学。
身边突然没了母亲的照料,魏永康感到很不适应,竟无法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一年冬天,他竟然穿着单衣、趿着拖鞋去天安门逛了一圈,周围的游客像看怪物一样使劲盯着他看。由于长期生活不能自理,并且知识结构不适应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研究模式,2003年8月,已经读了3年研究生的魏永康,被中科院劝退回家。
从以前的东方神童到如今被劝退回家,生活似乎给魏永康开了个非常残酷的玩笑。最伤心的莫过于他的母亲曾学梅了。现在我只要走出去,仿佛大家都在嘲笑我。曾学梅苦笑着说。从中科院退学回家后,魏永康整天呆在房间里看书、玩电脑,其间还玩过几次失踪。所幸的是,他每次都平安地回家了。
他的名字家喻户晓
在华容县城,魏永康的名字简直无人不知。可能有人不知道县委书记的名字,但魏永康在我们这里绝对是家喻户晓。一位开出租车的师傅告诉记者。
走进魏永康家,首先吸引我们的就是写在四周墙壁上的打油诗。如四面白墙成字墙,赏心悦目真添美:好苗错移栽,未成栋梁材,土地贫缺肥,园丁无能耐,已将好苗误,疾首痛心怀等。魏永康说,这些全是他妈妈写下的。据了解,自儿子被劝退回家后,曾学梅便将自己的内心感受作成打油诗写在墙上,迄今已有上百首。
见到记者后,魏永康很有礼貌地给我们端茶倒水,忙完活后就走到房间里去了,始终书不离手。他对记者说,他目前正在温习功课,隹备再次参加研究生考试。
神童母子反思教育方法
魏永康退学回家后,曾学梅这才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在母亲的教育下,魏永康慢慢成熟起来了。
魏永康说,小时候妈妈总是把他关在家里看书,从来不许他出去玩。只要有女生打电话给他,他妈妈都说他不在家,担心分散他的精力。因此他养成了不爱说话的习惯,周围的同学也渐渐疏远了他。而后来读研之所以未能顺利毕业,也是因为与导师交流太少,毕业论文无人指导。谈到这些,他甚至有些恨母亲。
曾学梅说:中科院这个事发生之后,我才思考自己以前有没有做得不对的地方。现在我经常教他做家务,也欢迎其他同学找他交流,他自己的生活起居早已能够自理了。
临行时,魏永康和母亲一道送我们出门。当魏永康看到我们的采访车时,竟然拔腿就往家里跑,我们很是不解。车子发动了,只见魏永康跑出来,腼腆地将一块西瓜送到司机面前:司机叔叔辛苦了,请吃块西瓜!无论司机怎么推脱,他都坚持递上。永康现在真的长大了,懂得关心别人了!曾学梅在旁边欣慰地说。曾学梅还告诉记者,儿子现在非常体贴瘫痪在床的父亲,几乎每天都要为父亲端茶送水。相关链接:
又见神童魏永康
2006年1月8日晚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播出的一期元旦特别节目2005,改变(下)中,当第三位出场的老朋友魏永康亮相时,我们为又见神童今曰之风采不禁喜极而泣。
曾记得:昔日被捧为神童的魏永康,在刚满17岁时就考上了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硕--BO连读研究生,而在2003年8月,已经上了三年研究生的他却被中科院退学回家,原因是长期生活不能自理,并且知识结构不适应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研究模式。当时,我们为魏永康扼腕叹息,也对中-国特色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环境开始产生质疑。从魏永康的成长经历看,其天资聪颖、智力过人、痴迷读书,他4岁开始读书,8岁就念初中,13岁便跨入大学校门,如此一帆风顺的少年就学路,理所当然地--BO得了神童和天才少年的称誉。本来,这样一位十分难得、十分宝贵的人才,这样一颗在高能物理领域很有希望的新星,应该是宠爱有加、唯恐失去才对,但无情的事实是:天才偏偏遇到了从天上摔到地下的严酷境地。
有所得必有所失;有所长必有所短。魏永康作为正常人,其精力和能力自然也是有所能有所不能的,因而,他在学习读书方面显示其神童和天才的特殊本领,而在生活和自立方面则暴露出弱智和残缺的自然本能,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记得邓小平同志在寄望于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与振兴时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中-国需要有100个。陈景润这样的科学家。从某种意义上说,魏永康正是未来陈景润式的人物,可惜的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只因为其生活不能自理和所谓的知识结构不适应其研究模式这样非本质和品德性的问题,纵然抛弃了这样一位难得的人才。
值得庆幸的是,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的邢光谦教授在偶然看到魏永康的事迹报道和经历后,费尽周折后找到了他,并与他长谈,觉得魏永康所拥有的数学、物理等知识和其天生的读书习惯,可以在航天领域有所成就,随后通过严格的面试,破格成为邢教授的学生,并在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上班,从事国家二期探月工程有关动力控制的高科技研究工作,可以说魏永康幸逢了从地下一跃到天上的良机。
魏永康能有今曰,无疑是因为有了邢光谦教授这样一位真正的伯乐,在当今研究生、--BO士生就业如此困难的大环境中,邢光谦教授独具慧眼识英才,把被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劝退回家的肄业学生,毅然招到自己的麾下,并推到国家高新技术的前沿岗位,挑起国家建设的栋梁,这是需要何等的勇气、何等的胆识和何等的心-:据资料反映邢光谦教授是一位美籍华人,曾经是北大校友会会长,长期在中-国航天技术研究院和美--国NASA宇航局从事航天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目前是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导航、控制和动力学的首席专家。人们有理由要问:如果邢光谦教授不是美籍华人还能做出这样的选择、还敢有这样的作为吗?如果换一位其他的教授能有这样的胆识和勇气、会愿意做这样的伯乐吗?
诚然,我们在为邢光谦教授击掌叫好的同时,应该感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的领导所给予邢光谦教授的支持和信任,同时,我们更期待着魏永康同志不辜负恩师的期望,在未来的航天领域做出杰出的成就,为国家的二期探月工程贡献聪明才智,实现平生做一名科学家的美好愿望。


上一篇:要成功,先发疯的陈安之
下一篇:14岁的她14岁的我

小故事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