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小故事|睡前小故事|搞笑小故事|悬疑小故事|儿童小故事
首页 > 悬疑小故事 列表

睡前故事

拥有“足觉”,方为知足

2024-07-27 13:31:41

  孔子周游列国时,在卫国呆的时间最长。卫国和鲁国,是春秋时期关系最好的两个国家,鲁国的先祖是周公姬旦,卫国的始封君是周公的弟弟康叔,同为大姒(文王妃)所生,而且是兄弟中情分最深厚的两位。《左传定公六年》载卫国人公叔文子言:大姒之子,唯周公、康叔为相睦也。在孔子时代,鲁国卫国都已衰败,如同一对难兄难弟。所以孔子说:鲁卫之政,兄弟也。(《论语子路》)
  
  这又是两个文化积淀最深厚的国家,良序善政,时见迭出;君子贤人,代代不绝;温敦气象,布在士民。《论语公冶长》记孔子夸奖〇不齐(旧注为宓不齐,字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意思是,〇不齐这样高尚的人,只能孕育和生长在鲁国这样的君子之乡。同样,卫国也是君子之乡,贤人渊薮。《论语》里提到的君子贤人,也以卫国为多,如史鱼、蘧伯玉、宁武子、公子荆等等。
  
  我们来看看孔子眼中的公子荆。
  
  《论语子路》中,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孔子说卫国的公子荆:他善于管理家业。开始有些财产时,他说:差不多合于我的要求了。财产稍有增加时,他说:差不多完备了。到财产富足时,他说:差不多是非常美好了。
  
  孔子夸公子荆善居室,不是指他善于积累财富孔子对于善于聚财的人,抱有深刻的戒备之心,连对子贡都如此。孔子夸奖公子荆,是夸奖他对待财富的心态。公子荆的财富状况,有三次变化:始有,少有,富有,但他的快乐是一直的,他在家庭财富的每一阶段都很知足,不贪婪,不奢求,在有限的财富中感受到满足和幸福。下一阶段没来之时,不奢求,下一阶段既来之时,不拒绝,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富贵行乎富贵。
  
  公子荆值得赞扬和学习的真聪明在于知足常乐。
  
  知足常乐,一般人理解为:懂得满足,便会常常快乐。这样理解很好。但是,这个知足的知,不光是我们常说的懂得的意思,还有感知的意思。因为,快乐不是源于对快乐道理的理性认知,而是来自于对快乐生活的感性体会。
  
  懂得知足常乐的道理,未必就能快乐。快乐在于:我们的心灵能否在有限中感知无限,在单薄中感知丰富,在缺憾中感知圆满,在匮乏中感知充足。
  
  一句话,能否在不完美的世界中感知幸福。
  
  我们有感知色彩的视觉,感知声音的听觉,感知滋味的味觉。但是,上帝还赋予我们更为重要的能力:一种感知幸福的知觉,这种知觉,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足觉一种满足的感觉。足觉是一种心灵的能力,是比眼睛的视觉、耳朵的听觉、皮肤的触觉更为重要的知觉能力。
  
  世上有盲聋之人而自感幸福的,也有聪明之人而自感不幸的。前者丧失了视觉和听觉,却保有足觉;后者耳聪目明,却丧失了足觉。
  
  失去了味觉,就不能感知滋味;失去了听觉,就不能感知音乐;失去了视觉,就不能感知色彩;失去足觉的人,沉沦于物欲之海,欲壑难填,与物相刃相靡,最终麻木不仁,灯红酒绿而醉生梦死。足觉,让我们感知人间的温暖,感知世界的诗意。拥有足觉,才是知足。
  
  所以,一个人,保有足觉,保护自身感知幸福的能力,比贪得无厌地去追求外在物质的餍足,更重要。
  
  因为,对于幸福来说,知足,比餍足更本质。


上一篇:拜『敌』为师
下一篇:三国人物之死的人生启示

小故事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