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俯瞰别人,也永远别去考验人性。
贞观初年,有人上书请求清除朝中--臣。唐太宗说:我以为我所任用的都是贤臣,你知道谁是--臣吗?那人回答:我也不能确知谁是--佞。请陛下假装发怒,以试群臣。若能犯颜直谏者,就是正直之士;若曲意逢迎者,就是--佞小人。唐太宗说:流水清浊,在于源头。君主乃政令之源,臣民犹如流水。君主使诈,却要臣子正直,就好比源头混浊而希望流水清澈,道理上说不通。于是,唐太宗就对上书的人说:我要使诚信大行于天下,不想用诈术教化民众。所以不能采纳你的意见。
那个上书人的点子,说好听点叫试探,其实就是诈术,预设圈套,诱惑取证,目的不外乎是检验对方良心的真伪和品行的高下。在民间,这也许算不上什么原则问题,在战场上也是司空见惯的兵法,所谓兵不厌诈;但在政坛和职场,这样的伎俩就不够正派,甚至有些阴损,不仅会带坏风气,还会留下难以补救的后遗症,收到的是一时之功,失去的却是长远之信。好在唐太宗不糊涂、有主见,从源和流的关系上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拒绝用诈术考验朝臣的忠--。
在历代帝王中,雍正一直为人诟病的是就他心术不够光明正大。雍正即位之初,担心宝座不稳,有些疑神疑鬼,于是大兴特务机关,私下派人四处侦察,就连坊间细故也要上达,所谓密折奏报,说穿了就是刺探私密情报。据清人昭〇《啸亭杂录续录》记载,这年元旦夜,状元出身的王云锦在家同亲友斗纸牌,玩了一会儿,发现少了一张。第二天上朝,雍正问他昨晚有何消遣,王云锦如实回答。雍正听了笑着说:不欺暗室,真状元郎。说着,他从袖子里拿出一张纸牌,正是王家昨晚丢的那张。幸好王云锦没有撒谎,也没说什么雍正的坏话,否则等待他的恐怕就不是笑脸了。
雍正的功过自有公论,但用这种阴招察人,实属下策,难怪当时的将相人人自危,后世的士人也多有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