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的情况,上司在谈话间,会有意识无意识提起:“×××不错,××也不错。”而后,如果你用心观察的话,会发现,上司会在自己所能提供的资源和机会方面,会有意识倾斜。慢慢,他口中不错的那些人,便会脱颖而出。
很多人将之解读为:可能是×××马匹拍得好,会讨上司欢心,或者上司偏心××。
其实大部分时候都不是。
我们的职业发展和成长,其实有很强的可预测性的。只是,很多时候,我们自己意识不到。但上司往往能看得到。因为他站的角度不同,他看人和看问题的方式跟我们不同。
比如,你若想在一起工作的十几个员工里,选一个人出来当管理人员,管理这个团队的话,你会怎么选?
我是这样选的:我会先观察谁比较能顾全大局,不斤斤计较。当有紧急意外事故发生的时候,谁会不讲条件,先去顶上。而后,我会将之先候选出来,但不公布,也不会让他自己知道。我在往后的工作中,将难题给他,从旁观察他解决难题的能力,工作的热情程度,他表现出来的无私程度,号召、领导能力,以及承受压力的能力。如果在连续的难题面前,他都能很好的应对,那么他就具备了作管理人员的基本能力。所以,在一个人还没有升职前,我就基本判断出来,他可否胜任更高的岗位,承担更重要的工作和项目。
如果他在这个过程中,比较斤斤计较,多做点会抱怨,有难题会逃避,或者每次做工作的时候,都将将就就,马虎交代了事,即使他很聪明,应变能力很好,我也不会将他选拔出来,做这个团队的管理人员。因为,他不符合当一名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和条件。即使有一天,他资历够深,被升起来当管理人员,也可以想象的出他未来的发展:他将很难成为优秀的、可持续成长的管理人员。
这就是一个人的可预测性。
也有人抱怨,说:我曾经是多么多么的努力,多么多么无私的奉献过,多么多么热情的工作过,但上司瞎了眼,就是看不到,打击了我的积极性,所以我才变得消极了。
这个理由说不说得通?通!如果我们做每天只追求工作八小时,有假日就休,有难题就闪,有委屈就抱怨,有压力就逃避,只想拿最低工资,或者只想混在公司收入最低的一群人中,完全可以。但如果我们想跟他们不同,想得到更多,想出人头地,想超越别人,那么,这个道理就讲不通。
为何?
因为,上司判断一个下属,看一个人的未来具不具备成长性,不仅仅看他一开始和一段时间内表现如何,还要看他一直表现如何。这叫持续性和稳定性。持续性和稳定性,才是真正预测一个人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指标。
如何判断持续性和稳定性?
在制造业里,有一种技术,叫SPC(全称是: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中文叫统计制程管制)。它用非常科学的方法,实时监控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随机波动与异常波动,对生产过程的异常趋势提出预警。具体怎样操作呢?比如,在现场操作中,有一种方法,主要是将采集到的样本数据,以点的方式,描在图上。图一般有一条上控制线、一条中线和一条下控制线。如果点在中心线上下随机波动,就是正常的,稳定的,若持续保持,可预测未来也会稳定;如果点连续在中心线的一侧,或者连续上升,连续下降,或者超出控制界限,都是不正常的、不稳定的,可预测未来也会不稳定。
实际上,工作中,我们每次的表现,上司会像生产过程中描SPC图一样,也会在自己心里挂一张控制图,描一描。特别是那些我们认为无法量化出来的,比如,工作拖不拖拉,报表完成质量高不高,态度好不好,对工作有没有热情,有没有强烈追求进步的意愿,遇到难题时会不会消极逃避……
若我们每次都表现良好,发挥都很稳定,他就会将我们的表现描在他心目中的中心控制线上下。但如果我们有时候好的离谱,有时候坏的离谱,有时候又做得不知所云,他就将我们描在离中心线上下都很远的地方。如果我们刚开始好,慢慢的,热情消减,做事怠慢,他便将我们在他心目中的点,越描越低,越描越低……
毫无疑问,在中心线上下稳定波动的,就是好的,未来可期的,上司一般会花力气,给资源,给机会,重点培养。也就是说,他的成长和成功指日可待;而离中心线上下都很远的,波动太大的,上司一般不会花力气培养。为啥?因为他的发展没有规律可循,上司无法把握他啥时候能做好,啥时候又会变差。也就是说,他的发展没有可预测性。对于职业发展而言,没有可预测性,就相当于没有前途。谁会培养个自己都不了解和没有把握的下属?
至于那个点越描越低的,是有了可预测性,但预测的结果肯定很糟,不用想,有一天,这哥们肯定消极怠工,牢骚满腹,无啥前途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