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大跃进和十年后的文革末期,大批知识份子与坐办公室的人,无论从事科研、教育、文学艺术,热烈响应政府的号召去农村当一辈子农民。
爆竹和锣鼓声中,一辆接一辆、车头咬车尾,浩浩荡荡往农村去。热烈响应是真的,但说他们一心一意当农民,而且是自己的志愿却是假的。何以见得?因为有能耐的人去后都削尖脑袋、挖空心思的往回钻。
没多少人昏了头,清清爽爽、轻轻松松、舒舒服服、安安稳稳的活不干,偏要去当泥腿子赤脚板,不得已报名。
哪个运动不是大势所趋,不是不得已。下放也是,不要你去,想去也去不成,诚心诚意报名也不会让去,要你去,不报名也一样得规规矩矩、老老实实的去。
报名是个手续,是秀,是宣传,登报造个气氛罢了,让政府的名声好听,个人落个积极响应号召的光荣,得个听党的话的先进,戴朵大红花,领导则紧跟,完成任务好可以晋级。
怎么不是?要不然为什么有人去没多少日子就心思重重,挖空心思、削尖脑袋钻,哪个肯死心塌地的当一辈子农民。
报名的风景颇戏剧性,有各种各样故事,去后则又有缤纷多彩削尖脑袋的故事,要不然哪有那么多的戏,哪能写成《热烈响应与削尖脑袋》的文章。
听动员报告后,人物情节故事一个接一个涌现:
有人不言不语、听天由命,或者叫做听党的话服从组织分配。明知道决定该去的雷打不动,不能不去,档案、工资、户口、粮油关系转去了,留下怎过日子,但又不打算当积极份子,所以就干脆不言不语的等待组织分配。
说是自愿也行,因为确实是经过自己签字画押。不可能抓上车去的,毕竟不是青天白日旗年代的抓壮丁。前民国政府腐败愚蠢透了,百姓不愿去当炮灰便扛-家家户户上门抓。
共和国政府才不会如此愚蠢呢,他们会做思想工作,宣传爱国、爱政府、爱党,然后树先进、立标兵、造中坚、发动积极份子和带头人,谁好意思、谁又敢死落后不去,谁不怕被人笑话让人瞧不起,丢了丑一样得去。
还有高帽子和表扬,说,你的阶级觉悟怎么怎么高,哪能一下子就变得没了觉悟呢。
办法多多的,比如下乡知青拖拖拉拉不肯去,居委会的老头老太们便会天天去家门口,热情洋溢的祝贺,还咚咚锵、咚咚锵的敲锣打鼓欢送,不去,那脸往哪放哦。
我看过听过许多戏,群情激奋的积极带头表态、报名啊。
他们当然也多种多样,也许心中有数、十拿九稳,不会批准自己去的,也许已经有人交了底,自己是业务骨干,工作离不了,或者是积极份子,政治上离不开。
也有人是知道去不去由不得自己,不如带个头,落个先进的名声反而留下了,或者可以优先回来,也许是出身不好,没有留下的希望,与其被动员,不如主动要求,落个好名声、好态度。
有人慷慨激昂的表态,组织不批准也要去,不让去便闹情绪,坚决去当农民改造自己哼哼,当然是演戏给人看的。
也有人不吭声,估计逃脱不了光辉五七道路,又是一向看透,一向的不求上进,不想得积极份子的名声,于是听天由命,干脆等组织挑明。甚至有明知道自己一定得去,却不乐意被组织捡个便宜、顺水推舟、落个好名声,说是你自己积极申请的,便偏偏不申请,等组织开口。
还有人看准了留下也没前途,不如一走了之、另觅新途,觉得自己的业务条件好,天无绝人之路、东方不亮西方亮,慢慢与其它地区挂钩真正是缤纷多样、异彩纷呈。
一同事胆量挺大,就是不打报告申请,理由是:不是说自觉自愿嘛,我没写申请为什么要我去。军代表不得不挑破窗户纸告诉她,申请是尊重,是组织给与的政治权利,写不写申请都一样要去结果只好把大立柜和大沙发小沙发卖了,哪能带着资产阶级享受的思想去当农民:
了了了,了了了,憧憬似梦如烟消;
成名成家成空想,十年寒窗肥皂泡。
糟糟糟,糟糟糟,一身技能糟蹋掉;
今后日子怎么过,擎锄握镰吃不消。
冠冕堂皇是决心当一辈子农民,心底里却如同五味瓶,甜酸苦辣涩。有人提心吊胆没了工资靠劳动工分养活,也有人坚信一定能回城的,不信天就这样的变了。
一个时期之后忽然传去消息,马上就要改吃农村口粮,于是风乍起,吹皱一湖春水,于是忽然风雷闪电浪涛阵阵。
吃农村口粮意味着真正的变成农民,靠劳动工分过日子,于是有人慌了,赶快活动,要不然不仅前途幻灭,白白的十年寒窗苦,白白的的积极紧跟,白白的改造思想,而且生活没了保障。
是呵,毛老人家不是早就有过定论,知识分子手无缚鸡之力,分不清韭菜和麦苗,哪禁得起扁担磨破肩膀,还是那无力的双手,稚嫩的脊梁骨。
于是有路子有能耐的开始紧锣密鼓、削尖脑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没办法的便听天由命等着。决心当农民的戏,从高潮转入尾声、落下帷幕。
落幕没有敲锣打鼓、鞭炮阵阵,也不是浩浩荡荡而是稀稀落落的,悄悄的、默默的走了一户,又悄悄的、默默的去一户。
俗话说,人有人路、蛇有蛇路。还有个说法是天无绝人之路上帝在这边关上一道门,就会在那边给开一扇窗。是的,东方不亮西方亮,东门关了西门开,于是一户户离开,甚至去了远远的太平洋彼岸的繁华世界。
也有人靠老老实实的劳动、辛辛苦苦的拼命,得个好的政治劳动表现,想通过贫下中农的考察提早回原到单位。结果一场空,哪个单位也没去了解一下那里是如何考察的,除非工作急需,或者通过沟通,又或者寻了个配偶,扯上了线,找了个靠,当然也有运气好,工作急需,慌慌张张被接回的。
还有不甘心,一定要回原单位露一手的,于是一步步迂回迂回,几经周折回原单位,再后来又有落实政策调回的,当然也有寻路子转行干其它活的
光辉的五七道路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等等的轰轰烈烈与热烈响应的帷幕终于落下。
天变了,地变了。那个年代城里人去农村学习大伯大叔插秧割禾、使镰抡锄,学习他们勤劳朴实的品德,反了过来,贫下中农热烈响应进城建设社会主义的号召,于是贫下中农削尖脑袋,进城学城里人的刁钻机灵。当然,近年又开始有人往农村,去走另外一条新路。
锣鼓铿锵又小号,城市这厢真热闹;
贫下中农赶进城,田地留给老与小。
来到城里学本领,好赚大钱搬进城;
不想再当赤脚板,要变成个城里人。